“一万小时定律”到底是个什么鬼,有用吗?

一早在我上高中的时候,就在著名鸡汤杂志《读者》上读到过关于10000小时努力法则的文章。那么,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“一万小时定律”到底是个什么鬼?

来源:《“10000小时定律”到底是个什么鬼,有用吗?

一万小时定律到底是个什么鬼

早在我上高中的时候,就在著名鸡汤杂志《读者》上读到过关于10000小时努力法则的文章。那么,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10000小时定律到底是个什么鬼?

10000小时定律,就是要把什么东西做好,需要花10000小时的时间练习。这是加拿大著名作家马尔科姆.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一书中提到的观点。格拉德威尔在书中就此举了很多正反两面的例子,他的这个观点至今被我们大多数人所知晓和认可。10000小时不仅成为很多人为成功而努力训练的理论依据,也成了不少普通人甘于普通而找到的台阶。罗振宇在“逻辑思维”节目中提出一个观点,那就是你花了10000小时可能也没用,因为思维方式、周围环境、境界等因素,比下笨功夫要重要。那么到底谁的话对呢?要解答这个问题,一定得追根溯源,搞清楚这个“10000小时定律”的真正来源。

早在1973 年,诺奖得主赫伯特·西蒙与威廉·蔡斯就合作发表了一篇对比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论文,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“10 年定律”。他们发现,国际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 万~10 万个棋局组块,并推测这需要花10 年才能获得。基于以上研究成果,一位叫埃里克森的专家进一步拓展了针对国际象棋大师的研究,并且和西蒙合作发表了新的论文。1993年,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基于大量研究,发表了一篇论文《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》。格拉德威尔正是读了埃里克森1993 年发表的论文,才抓取出来一个“10000小时定律”。他没有提“刻意练习”这个主概念,但却写成了那本非常著名的书《异类》,自2009年出版后一时风靡全球。时间到了2016年,埃里克森发现自己的理论被误读,于是出了本书《刻意练习》。埃里克森在书中强调,并无一个确定的时间门槛让人成为大师,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不是花了10000小时。在这本书中,埃里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“10000小时”。他强调,刻意练习还和天赋、练习方式高度相关,低水平的勤奋练习多少小时都没戏。

努力是卓越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,但10000小时并不是成功的真实路径。其实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农民种地一辈子,早就超过10000小时了,为什么袁隆平只有一个?富士康流水线的工人、码头装卸工人,他们的努力时间远远超过了10000小时,他们成为大师了吗?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,一天8小时,一年上班250天以上,少说也得工作2000小时以上,10年如一日地写材料、筹备会议,20000小时都达成了,成为牛人了吗?或者说当个总经理或出任CEO要求不高吧。想的美,谢顶了吧。如果一个人在领域做够10000小时就能出类拔萃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10000小时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,远不充分。那么这10000小时应该怎么去花呢?

一是要明确愿景目标和路径方法。花10000小时就是为了提高专业水平、为了精进,而不是简单重复。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太多熟练工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,因为它们的技能过时了。愿景目标相应地要分解成阶段性目标,为了实现阶段性目标,进而寻找通向成功路径方法。

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。在职业生涯中,我们会遇到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。解决一个,我们就成长一分。要善于从找问题、解决问题中享受进步。每次遇到别人的不同意见,业要寻找其中的合理性,这种合理性往往就是你的问题所在,对自己的进步是非常有益的。

三是要重视记录。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。我们遇到的不少难题,解决后我们以为自己能记住,实际上很快就忘了,等到第二次、第三次遇到,往往还是不能很好地应对,根本不能产生累积提升的效应。放大到整个社会层面来看,其实这也正是西医和中医的一个重要区别所在。我们今天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500年前的知名中医水平高。你看,是不是这个理?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Scroll to Top